再过10年,房子、车子、现金或“过时”,两样东西可能更“贵重”
时间:2019-10-22 11:50:22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0
本文摘要:从消费角度看,确实不算高。西南财大最近刚刚发了一个报告,叫《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专题——中国居民杠杆率和家庭消费信贷问题研究》,报告显示,中国家庭债务占GDP比重为49.2%,远低于美国77.1%的水平。

从消费角度看,确实不算高。

西南财大最近刚刚发了一个报告,叫《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专题——中国居民杠杆率和家庭消费信贷问题研究》,报告显示,中国家庭债务占GDP比重为49.2%,远低于美国77.1%的水平。同时,在信贷参与程度上,中国的信贷参与率只有28.7%。其中家庭消费信贷的参与率更低,2019年只有13.7%的水平,更是不到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。

说白了,国人还是不敢大胆借钱去消费。不敢消费,那钱都跑哪去了?当然是房子。

从房贷角度看,相当高。

同样还是这份报告披露的数据,在2013年到2018年,住房贷款占家庭债务比重高达55.6%,多套房负债的占比逐年递增,以2017年-2018年为例,多套房的住房贷款占比从62.9%上升至65.9%,超过了首套房贷款,贡献了60.0%的住户部门消费贷款增量。

另外,有47.1%的存量房贷在空置房中,造成大量的信贷资源浪费。

再过10年,房子、车子、现金或“过时”,两样东西可能更“贵重”

也就是说,近6成的家庭债务都是房贷,这些房贷中,又有60%是多套房的贷款,还有一半的房贷集中在空置房屋。

看来,一说到消费,大家都省吃俭用不敢负债,一说到买房,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去负债。

这种观念不能说不对,毕竟我们儿时都经历过挤在小房子中的痛苦,但是,当我们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了39平米,当全国各类新城区覆盖近4000个,还有必要为了大房子、多套房拼尽全力么?

当然,一个典型的心理是,别人有的,我也要有,别人从房子上赚钱了,我也要赚钱,我同学留在北上广了,我也要在大城市里扎根。

梦想总是要有的,可惜大部分人往往很难实现。

别看现在人们这么爱追逐房子,再过10年,房子、车子、现金或“过时”,有两样东西可能更“贵重”。

房子为什么变得“不稀罕”?

第一,老年人口增多,劳动力人口下降,整体需求降低。

再过10年,房子、车子、现金或“过时”,两样东西可能更“贵重”

前段时间社科院发了个报告,预测到2050年,老年人会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。

当现在的70后乃至80后都步入老年生活,房子不会成为这类人的优先选择,养生、健康、养老的压力更大,房子大小,房价多少并不重要。

更重要的是,下一代的劳动力数量迟迟无法跟上来,北大教授苏剑在10月20日举办的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称,我国的人口峰值可能出现在2017年,大概是12.813亿,峰值劳动力人口出现在2013年,大概是8.557亿,去年可能已经开始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。

没了劳动力,谁还会去买学区房,刚需房,改善房?

第二,空置的房屋数量在增多。

房屋的空置数量虽然没有明确数据,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数据发现,空置率在进一步走高。

前段时间,经济学家任泽平披露了一组数据:在全国336个城市中,既有73个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小于30平,也有46个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大于40平;既有17个城市的套户比小于1,也有51个城市的套户比大于1.2。

也就是说,70多个城市住房面积依然紧缺,40多个城市房子多得“住不完”,17个城市居住空间异常狭窄,50多个城市住得宽绰有余,分化非常明显。

再过10年,房子、车子、现金或“过时”,两样东西可能更“贵重”

这些房子多的“住不完”的城市,随着年复一年库存的积压,闲置的房屋会越来越多,长此以往,谁还“稀罕”房子呢?

车子也是一样,过了需求的猛烈增长阶段,下滑是大势所趋。

数据显示,今年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8.1万辆,同比下降6.5%。今年1-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同比下降8.6%。

回顾近一年多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表现,汽车产销连续15个月同比下滑,这样的趋势,不能简单的用短周期眼光来看待,更应该理解为长期的走向,尤其在各大城市人口持续涌入的情况下,公共交通更加完善,停车难、养车贵成为很多家庭头疼的问题,需求的降低也在情理之中。

现金更是如此,购买力的折损不容忽视。

经济学家姜超之前做过统计,在2007年,广义货币总量是40万亿,而2018年,这个数字达到167万亿,翻了4倍。其实还不止,因为没有算影子银行。

10年前,银行理财规模只有5000亿,十年以后翻了60倍,达到30万亿,加上影子银行以后,真实货币总量其实是从40万亿翻了5倍到200万亿,平均每年增速17%。

再过10年,房子、车子、现金或“过时”,两样东西可能更“贵重”

显然,年均17%的增速,让现金的购买力不可避免的产生缩水,这些钱要么反映到了CPI上,要么流入到了房地产。

经济学家刘陈杰指出:“3月份信贷数据公布后,目前形势比较微妙,我们做了简单测算,按每年社会融资总量增速是10%,7年以后,整个社会的货币存量是400万亿”。

照此推算,10年后,货币存量达到400-500万亿并非是难事,对普通家庭来说,如果坚持持有现金,把钱放在银行,似乎免不了购买力要打折。

哪两样东西更贵重呢?答案是“健康”和“教育”。

资料显示,目前我国有70%的人处于亚健康,15%的人处于疾病状态,慢性病折磨着每一个家庭。与此同时,老龄化的速度非常迅猛,在越来越大的养老压力下,负债也越来越高,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,要比现金、房产重要的多。

教育行业也是如此,数据显示,2017年全国普通小学、普通初中、普通高中、中等职业学校、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幅分别为:6.71%、9.13%、11.80%、8.55%、8.27%,足见投入力度之大,优质学区房近几年也普遍比其他区域高出30%以上的溢价,教育的重要性,已经形成全社会的共识。

有人说,健康、教育跟现金、房产、车子之类的概念不同,二者更多是“无形资产”,不是保值增值的流通商品。

但是,未来10年,这样无形的资产,才是重中之重,也获得了三位首富的一致认同。

再过10年,房子、车子、现金或“过时”,两样东西可能更“贵重”

李嘉诚作为知名华人首富,在多个场合都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,他曾说过,“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,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”,资助建设汕头大学,每年的毕业典礼都亲自参加,足见对教育的重视程度。

宗庆后曾经连续三年蝉联内地富豪榜首,多年以来,他坚持赠予教师补贴、捐赠希望小学,还专门提出对贫困大学生实行免费定向培养、大学教育应实行“宽进严出”的培养模式,用他的话来说,寒门学子应该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。

至于马云,更不必多说,把自己的昵称前缀改成了“乡村教育代言人”,足以证明他对教育的一片热忱,马云曾说过一段话,“今天的我可能跟中国其他老板、企业家不一样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是老师出身”,正因为从事过教育,才最有发言权。

综上所述,当购房者的置业理念日趋成熟,当房地产市场进入理性发展阶段,“稳中有降”的趋势下,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对自身,对家庭,对孩子的持续投入,而不是把资产固定在房子、车子、现金这几样东西上去配置。


(正文已结束)

推荐阅读:叶紫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